銳見丨 “一攬子化債方案” 如何理解——政治局會議解讀之城投篇
時間:2023-07-26 15:51:11 來源:城望集團 作者:城望集團 已閱:0次
來源:城望集團根據各機構點評整理而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會議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逼渲小耙粩堊踊瘋桨浮睂儆谛略鎏岱?,引發(fā)市場關注。
丨觀點一:一攬子化債方案或將以建制縣試點拓寬至建制市、隱債顯性化作為隱債化解的主要抓手
預計本輪一攬子化債方案壓實地方政府責任的同時將進一步打開緩債減債政策空間,一攬子化債方案或將以建制縣試點拓寬至建制市、隱債顯性化作為隱債化解的主要抓手,并輔以下述三類方式:1)時間換空間:將隱性債務中的高融資成本債務進行降息、展期、信貸/非標置換;2)盤活資源: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盤活地方政府資源;3)從頭轉型:推動央地新一輪國企改革,通過加快城投轉型增強融資平臺市場化屬性,將具備現金流的債務合規(guī)轉化為企業(yè)經營性債務。(國金固收)丨觀點二:區(qū)域特色模式是配合中央一攬子方案實施的重要途徑
再融資置換存量債務是主要政策空間之一,預計今年通過發(fā)行再融資債置換存量債務的規(guī)模上限為2.78萬億元左右;因城施策下,區(qū)域特色模式是配合中央一攬子方案實施的重要途徑,“資源出讓型”與“懇談協商型”模式是較為常見的方式;中央推行大規(guī)模置換債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中央表態(tài)與各地債務現狀來看,推出可能性不大。(光大宏觀)短期看,當前中央應對地方債務思路仍是加強地方責任,而非中央兜底。在既有隱債基本化解完成前開啟新一輪擴邊界式債務認定概率很低,預計期限及結構優(yōu)化為主要方向。發(fā)行地方債置換隱債概率較大,但預計僅針對于已認定的隱債且規(guī)模有限。長期看,根治地方債務問題需“金融→財稅→國企”一攬子改革。預計改革先立剛兌后破,城投債短期仍剛兌。(中信建投固收)“一攬子化債方案”這一新提法可能會對當前地方化債經驗做更為系統(tǒng)總結,方案或涵蓋財政收入支持、資產盤活、債券限額額度釋放、短期流動性紓困、促進城投轉型與做實資產等領域,而隨著政府更加注重地方隱債的系統(tǒng)性解決,隱債化解的節(jié)奏也將更為有序可控,我們預計相關風險也將明顯降低。(中金研究)丨觀點五:堅持“中央不救助”、“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原則
地方債防范化解風險,應堅持“中央不救助”、“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原則。今年新增赤字規(guī)模5000億元均為國債,當前中央政府已經在有意識地增加中央支出,即中央多加杠桿,相應減輕地方負擔。制定一攬子化債方案,各地國資委在陸續(xù)建立應急資金,幫助那些短期還本付息困難的融資平臺公司;有些地方債務壓力實在大的,可能需要省級政府幫忙暫時度過難關;可以允許一些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一些地方平臺形成的不良資產,并借此減緩當地債務負擔;部分地方采取債務展期,甚至延期到20年等舉措,這類債務重組方案需要融資平臺和債權人協商,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推進。(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當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尤其顯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壓力不斷上揚,需要重點關注結構性和區(qū)域性風險。短期與中長期措施相結合,堅持以時間換空間的原則,中長期看,一方面要持續(xù)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另一方面,需加快設立隱性債務合并監(jiān)管框架,并提高債務管理透明度。(中誠信國際袁海霞)